文化是无须提醒的自觉

发布时间:

2017-08-28

文化一词由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首次使用拉丁文“CULTURAANIMI”定义提出,原意是“灵魂的培养”。“物相杂,故曰文。”《周易·系辞下》文,从本义所指色彩交错的图形如花纹或纹理的“五色成文”中,引申出装饰、修养的意思。化,本义是变化、生成、造化的意思。

文化一词由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首次使用拉丁文“CULTURA ANIMI”定义提出,原意是“灵魂的培养”。

“物相杂,故曰文。”《周易·系辞下》

文,从本义所指色彩交错的图形如花纹或纹理的“五色成文”中,引申出装饰、修养的意思。

化,本义是变化、生成、造化的意思。

文与化组合为文化,最早见于战国末年出现的《周易·贲卦》:

彖曰: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

有“人”才有了文化。人类用文作为基础和工具,以教化规范人类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教化为动词时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以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有了文化的巧思和巧法,人类从蒙昧和野蛮逐渐走向了拥有完美道德、心智和艺术的成就,从而“成为完全的人”。

换言之,若想根植于“完全的人”这个概念中,就必须不断创造物质、规范制度、提升精神,最终培养灵魂。

灵魂,我们无法考证一些人声称看到了灵魂是否可信;但它又的确依靠着人的意念和想像而出现,是既看不到又摸不着的真实存在;恰恰是这种看似虚无的存在,造就了人类创造、学习文化的自觉,影响并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所以,人类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本能的学习: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执笔习字……,直到“活到老,学到老”,一生都在学习,为了灵魂的升华和文化的传承而不断学习。

这种本能,与我们常说的直觉、第六感、天人感应等看似虚幻又实则确切存在的诸如此类文化一样,不是凭空出现,皆源于灵魂和心灵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