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 佛学名师“于晓非”教授
发布时间:
2017-10-23
于晓非
于晓非教授说:我读了很多哲学家、思想家的书,在人类所有哲学家、思想家、宗教家里面,对我们人类思想最具颠覆性的是释迦牟尼。你认为正确的他全都认为不正确,你认为真实的他全都认为不真实。学习释迦牟尼的思想有什么益处?在于对我们思想的颠覆,只有颠覆才有创新,只有颠覆你才能立于未来世界的桥头。
2017年6月24、25日在广州聆听了于教授深入灵魂的讲座。此人留着主席年轻时的中分头,对他的讲课风格印象最深,讲到要害或者不一定要害处,会用力拍过道边或前排同学的肩膀,对男生会比较大力些。此教授演讲技巧娴熟,也很会调节课堂气氛,讲一段干货便插播一段调侃闲话。才华横溢中也加“痞子”精神。据说他很火讲课费也相当高,中国的所谓大学问家为什么只能以这样的状态出现?为什么这样就能火爆?其间也有些有趣的插曲,他提到了毛主席,也有些对主席不大合适的个人看法,我提出来不同意见,他竟然调侃我弱智,并提出让“毛粉”站起来,大概有6个人站起。我也比较震惊,当堂400多人只有6个勇于站起来,其实中国人已在1949年就站起来了。
对主席的评价应不可说也不应说,只说一个真正学佛的人有这样的偏执心对否?此偏执应来源于自己不可说的相关经历?恳请大家注意,调侃党的开国领袖的此人,曾在中共中央党校工作10年,此经历也却是他主要光荣经历的标榜和背书。在中央党校工作10年的人调侃党的创建者?这是什么现象?是有不可说的吃里扒外精神和特质。此人生于61年,估计是恢复高考后77、78级的,该教授的聪明已毋庸置疑,读的是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双一流的一流大学一流专业,那时学费是免的也是党和政府给的,不过幸好他信了佛。
于教授说的不对的要说,讲的好的也是应该说的,他对“如是我闻”的佛说是有较高的悟性,这点也源自他学习天体物理专业对宇宙的理解,“颠覆性”的佛学我的理解是以宇宙为参照系,至今也最符合宇宙的客观存在,我们太阳系内的星球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就是个大机缘和大缘分;我们我们坐飞机时看着千米下的城市时,“空”的感觉已有少许,那时还会顾及课室里讲台上的椅子的存在吗?这是我理解的“缘起性空”。
教授提示了“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他抓住了“颠倒”这个抓手来讲佛经,也确实有料。宇宙坐标系的轮回与切换,颠来倒去仍是圆,佛提醒提示我们从宇宙另一高度看我们认知的现实确实是颠倒的,虽然我们认为是是不颠倒的,其实是可以颠倒过来想的。
那既然能颠来倒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不难理解了,翻译成老子哲学,我理解的“色”是“有”;“空”是“无”。如一棵树,在地球为参照时是有,也可称为“色”,以太阳系为参照时便算是无了,也可称为“空”,不是树不存在了,而是没有必要说他存在了,其实参照系大了。通过参照系的改变“有”便变为“无”。这个“无”却又是曾经原来的“有”。说句大白话,我们自己的那些烦恼和痛苦,其实不是个事。
“道可道,非常道”语言并不是表述世界的唯一和最好的方法,通过写字和水平所限我只能表述到这些,也与大家相互感应一下。
广告
招租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