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度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发布时间:

2019-12-17

散步在社区街头,不经意地观察下街区店铺,在电商的摧毁下,街面店铺只剩下饭店、药店、理发美容、手机、和各类生活小超市了,再有就是比较隆重的那些,面向孩子们的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了。

   散步在社区街头,不经意地观察下街区店铺,在电商的摧毁下,街面店铺只剩下饭店、药店、理发美容、手机、和各类生活小超市了,再有就是比较隆重的那些,面向孩子们的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了。再看看商业街区的店招,那些与生活紧密关联的店铺招牌,显得无精打采并朴素无华,而教育培训机构的店招则靓丽、气派、讲究,由此可见教育机构的利润还是比较丰厚的。可怜普天下家长们,把省吃俭用下的余钱,都投入到了孩子的教育了。可见其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发心是多么普遍和强大。

 

   家长们的良苦用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办,似乎已是思维惯性。别的事可以这样做,但教育并不适合这样做。别人的孩子参加了什么培训,便生怕自己孩子缺下什么,也随波逐流地送去各种教育机构去培训。其实,孩子们也很可怜。

 

 

   只说这些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的,那就现身说法,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孩子在考上清华之前,没有上过任何一个花钱的培训机构。

 

   不是我不舍得花这些培训的钱,我先征求孩子的意见,他若想上就支持,不想上也支持。在学校学习已比较辛苦了,剩下的那点可怜的学余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读一些自己喜欢的闲书没什么不好。

 

  分数为王的应试教育,会抹杀孩子的本性和视野,只有启发他本人学习的源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一定只学应试内容)才是一劳永逸的教育之本。我们家长们要清楚,教育机构的目的是赚钱,尽管这些机构也会提供他们所承诺的教育内容,但这些机构肯定做不到,也实现不了针对每个孩子的心性特点、学习力而进行因材施教和引导的教育目标。以赚钱为目的就一定会违背教育的本原意义(如蜡烛精神)。

 

 

    万事万物的核心在“心”而不在于形式。能启发出孩子本原自觉学习力,一劳永逸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即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