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主席我们永远想念你

发布时间:

2017-12-26

主席的诞辰日在当今尤其容易记起,又很容易忘却。易记的是过完西方的圣诞节便是了,易忘却的是报纸和新闻很少提及,朋友圈也是少数人发帖。每当这个日子,我一定会发朋友圈纪念,可若多次发圈我也是心有顾虑,顾虑的是不想引起朋友们的反感和感觉我有些另类。但见到有对主席不恭的帖子必将理论,因此被人拉黑或我拉黑别人的事情发生过多次。三观不同不予为友,一点也不觉得惋惜,但是年轻的小朋友我会留下他,本着能容则容,也无需一般见识的原则。在当今世界,还没有人有资格评价主席的功过,尽管仍有自以为是的所谓“智者”喜欢妄加评价。我只想分享我的个体感受和思考。我生在1966年文革启动时,1973年上小学,印象中语文课本翻开的第一页是“毛主席万岁”,最后一页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当时不懂得什么叫“阶级”,如今发现了这句话的前瞻性。阶级在当今表现得非常非常鲜明:我们的楼盘分了阶级,如高尚的别墅、洋房和安居房,奢侈品商场和平民排档,汽车就更不用讲了,一切一切都是身份的象征。我们做建筑设计也首先要定位人群,我晚上曾送人到中山十四村,虽然有些脏乱差,但看到了熙熙攘攘的客居工作在新城市的夜归人,在这些城中旧村里住的是什么人又有多少人关心过他们的疾苦?贫富分化如此如此严重,这不是阶级是什么? 我记得我们国家那时候的朋友是亚、非、拉,看的是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的电影,为什么?因为西方列强孤立围堵我们,他们不能容忍另类的红色中国出现,亡我之心不死,在欧洲只有这两个小国家承认新中国,那是个什么国际环境?我们在“深挖洞广积粮“时刻准备打仗,谁与你贸易谁与你开放?幸亏我们已有了原子弹且卫星也上了天,我们那时候生活很不富裕,仍勒紧裤腰带支援非洲,我记得坦赞铁路,最后是那些穷朋友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谁干的?我们这一代人子自小学一年级起就是自己走路上学,现在的小学门口满是接送的家长和车。儿时也总想着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不过虽然每天都仔细看了虽没捡着,但那总是正能量萦绕在脑海。我们家的钥匙放在咸菜缸的石头下,估计别人家的也不难找到,可能在门框上。来广东之前在内地没见到过防盗网,我们以单位院子和村子为单元居住,是有邻里关系,在小朋友家吃饭也是家常便饭,考上大学邻居会送来塑料皮笔记本以示祝贺。夜不闭户,鸡犬之声相闻是人类居住的梦想,我想这是老子所想的也是主席想要的理想社会。 我们上各种学、看各种病没有担心过,住房是比较紧张,需要靠单位解决。上中、小、幼学费低廉,大学也只需生活费,困难同学每月有19.5元助学金(生活费大约30元),学费住宿费没有,实习还有补助,困难同学的家人每年只要卖一头猪每月贴补5-8元就够了,现在不知道要卖多少头猪才能读完大学。工作也是国家分配,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医疗小病单位有卫生所农村有赤脚医生,大病报销。我们那时候去医院是拿药不是买药。教、医、住是民生之本,幸福之源,那时虽然物质较为贫乏但生活快乐无压、单纯而幸福。当今朴素的幸福快乐无论对有钱人还是没钱人而言都有些奢侈。 嘲笑“毛粉”的人总拿朝鲜做比对,朝鲜三代世袭的形态绝不符合全球民主潮流且是小国寡民之半封建格局,这样比对显然参照错误,主席的后代又有谁在从政和经商有目共睹,人民当家作主也不是说说而已。退一万步说朝鲜也确有值得尊敬之处,那就是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GDP差不多同珠海,但玩得美国团团转,足球踢得也比中国好。毛时代的的着眼点是人民,时刻想着人民,文革虽过,当权派不靠谱群众可以造反,这才是超级民主。那时知识分子言论确实没有现在自由,但那时候知识分子的工资最高,唧唧喳喳的知识分子就应该少说多做,卫星不是照样上天吗?什么时候都有坏人,即便所谓的坏人斗倒一些人也不是无缘无故,总比现在的坏人有底线,比假药、毒奶粉、地沟油、各种诈骗和拐卖的危害面小很多。若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毛的时代正气占绝对绝对主流。 历史不容割裂,也不可逆转。没有主席人多力量大的人口红利、没有重、轻、国防工业基础支撑、没有人民公社的兴修水利哪来改革开放后的各种代工工厂?没有迟早都要打的抗美援朝、中印中苏之战哪来的近一百年的和平日子?没有在联合国也没中美中日中英中法的各国建交基础哪来的开放?穷则思变,改革开放是水到渠成顺势而为。吃水莫忘挖井人,历史潮流滚滚向前,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永远不能忘记人民大众的利益、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族自强自立之精神,这是主席的初心和理想,也是习大大与我党的初心和愿望。 幸好我们每个在国内的中国人每天都与主席在一起,因为每张人民币都印着主席像,时刻福佑着国人,实乃是国家之幸,民族之福。所以,我们确应说主席主席我们永远想念你。

主席的诞辰日在当今尤其容易记起,又很容易忘却。易记的是过完西方的圣诞节便是了,易忘却的是报纸和新闻很少提及,朋友圈也是少数人发帖。每当这个日子,我一定会发朋友圈纪念,可若多次发圈我也是心有顾虑,顾虑的是不想引起朋友们的反感和感觉我有些另类。但见到有对主席不恭的帖子必将理论,因此被人拉黑或我拉黑别人的事情发生过多次。三观不同不予为友,一点也不觉得惋惜,但是年轻的小朋友我会留下他,本着能容则容,也无需一般见识的原则。在当今世界,还没有人有资格评价主席的功过,尽管仍有自以为是的所谓“智者”喜欢妄加评价。我只想分享我的个体感受和思考。

1

我生在1966年文革启动时,1973年上小学,印象中语文课本翻开的第一页是“毛主席万岁”,最后一页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当时不懂得什么叫“阶级”,如今发现了这句话的前瞻性。阶级在当今表现得非常非常鲜明:我们的楼盘分了阶级,如高尚的别墅、洋房和安居房,奢侈品商场和平民排档,汽车就更不用讲了,一切一切都是身份的象征。我们做建筑设计也首先要定位人群,我晚上曾送人到中山十四村,虽然有些脏乱差,但看到了熙熙攘攘的客居工作在新城市的夜归人,在这些城中旧村里住的是什么人又有多少人关心过他们的疾苦?贫富分化如此如此严重,这不是阶级是什么?
 
我记得我们国家那时候的朋友是亚、非、拉,看的是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的电影,为什么?因为西方列强孤立围堵我们,他们不能容忍另类的红色中国出现,亡我之心不死,在欧洲只有这两个小国家承认新中国,那是个什么国际环境?我们在“深挖洞广积粮“时刻准备打仗,谁与你贸易谁与你开放?幸亏我们已有了原子弹且卫星也上了天,我们那时候生活很不富裕,仍勒紧裤腰带支援非洲,我记得坦赞铁路,最后是那些穷朋友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谁干的?
1
我们这一代人子自小学一年级起就是自己走路上学,现在的小学门口满是接送的家长和车。儿时也总想着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不过虽然每天都仔细看了虽没捡着,但那总是正能量萦绕在脑海。我们家的钥匙放在咸菜缸的石头下,估计别人家的也不难找到,可能在门框上。来广东之前在内地没见到过防盗网,我们以单位院子和村子为单元居住,是有邻里关系,在小朋友家吃饭也是家常便饭,考上大学邻居会送来塑料皮笔记本以示祝贺。夜不闭户,鸡犬之声相闻是人类居住的梦想,我想这是老子所想的也是主席想要的理想社会。
 
我们上各种学、看各种病没有担心过,住房是比较紧张,需要靠单位解决。上中、小、幼学费低廉,大学也只需生活费,困难同学每月有19.5元助学金(生活费大约30元),学费住宿费没有,实习还有补助,困难同学的家人每年只要卖一头猪每月贴补5-8元就够了,现在不知道要卖多少头猪才能读完大学。工作也是国家分配,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医疗小病单位有卫生所农村有赤脚医生,大病报销。我们那时候去医院是拿药不是买药。教、医、住是民生之本,幸福之源,那时虽然物质较为贫乏但生活快乐无压、单纯而幸福。当今朴素的幸福快乐无论对有钱人还是没钱人而言都有些奢侈。
1
 
嘲笑“毛粉”的人总拿朝鲜做比对,朝鲜三代世袭的形态绝不符合全球民主潮流且是小国寡民之半封建格局,这样比对显然参照错误,主席的后代又有谁在从政和经商有目共睹,人民当家作主也不是说说而已。退一万步说朝鲜也确有值得尊敬之处,那就是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GDP差不多同珠海,但玩得美国团团转,足球踢得也比中国好。毛时代的的着眼点是人民,时刻想着人民,文革虽过,当权派不靠谱群众可以造反,这才是超级民主。那时知识分子言论确实没有现在自由,但那时候知识分子的工资最高,唧唧喳喳的知识分子就应该少说多做,卫星不是照样上天吗?什么时候都有坏人,即便所谓的坏人斗倒一些人也不是无缘无故,总比现在的坏人有底线,比假药、毒奶粉、地沟油、各种诈骗和拐卖的危害面小很多。若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毛的时代正气占绝对绝对主流。
 
历史不容割裂,也不可逆转。没有主席人多力量大的人口红利、没有重、轻、国防工业基础支撑、没有人民公社的兴修水利哪来改革开放后的各种代工工厂?没有迟早都要打的抗美援朝、中印中苏之战哪来的近一百年的和平日子?没有在联合国也没中美中日中英中法的各国建交基础哪来的开放?穷则思变,改革开放是水到渠成顺势而为。吃水莫忘挖井人,历史潮流滚滚向前,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永远不能忘记人民大众的利益、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族自强自立之精神,这是主席的初心和理想,也是习大大与我党的初心和愿望。
 
幸好我们每个在国内的中国人每天都与主席在一起,因为每张人民币都印着主席像,时刻福佑着国人,实乃是国家之幸,民族之福。所以,我们确应说主席主席我们永远想念你。
1